BUCT & KYMACH
9月10日,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科亚装备共同发起成立的“聚合物共混改性装备联合研发中心”在南京科亚生产车间正式揭牌!
北京化工大学与科亚的合作渊源深远。作为国内“双一流”高校,北化在化工领域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科研与技术人才,科亚创始人刘光知先生及多位核心骨干均毕业于北化。科亚能够在配混改性挤出装备领域持续引领行业,离不开北化在人才与技术方面的长期支持。近年来,双方保持了多层次的紧密合作,包括2021年与英蓝实验室的深入交流,2023年在北化设立的“中国塑机-科亚光知助学金”等。
科亚装备董事长刘庆华女士与北京化工大学何亚东教授共同为研发中心揭牌
展开剩余76%在高分子合成过程中,脱挥是仅次于聚合反应的重要单元操作。通过热力学分析脱挥可行性,并基于动力学明确温度、压力、设备结构等参数对脱除效率的影响;根据物料性状和黏度合理选择脱挥设备,并设计多级脱挥段,精确控制沿程温度、压力及黏度分布,以防止降解并保证产品质量。
脱挥过程与聚合物性能密切相关:脱挥效果直接影响产品纯度与性能,而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流变行为也约束脱挥工艺的操作边界。因此,高效脱挥是获得高性能、高附加值高分子材料的关键环节。
随着高纯度、高性能聚合物需求日益增长,脱挥技术在高端树脂、新能源电池隔膜、药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市场潜力显著。然而,当前脱挥过程仍面临诸多难点,如高粘度体系下传质效率低、挥发分脱除不彻底、热敏感物料降解风险、能耗高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北化&科亚联合研发中心以螺杆加工技术为核心,面向材料改性行业升级需求,研发中心将重点开展连续脱挥理论与技术研究,并拓展至新能源电池、制药等高附加值领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通过先进、高效、绿色的成套加工技术开发,实现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轻量化与高附加值,深度融合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助力塑料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
科亚装备的关晓春、雷念臣、徐进,作为研发中心的核心负责人,全面主导技术开发与项目推进工作。
关晓春
关晓春担任科亚装备第一事业部总经理,从业35年,专注于高性能塑料、聚合反应、聚合物脱挥及聚烯烃粉体造粒等方向
雷念臣
雷念臣 担任科亚装备第三事业部总经理,在工程塑料和母粒改性领域已有23年的实践经验
徐 进
徐 进 担任科亚装备第四事业部总经理兼技术部经理,擅长UHMWPE和热塑性弹性体等领域
研发中心将定期组织专题培训,由校方科研团队根据科亚实际需求,定向开发适配解决方案,实现技术支援与人才培育的双向赋能。
科亚实验室
科亚实验室现有三台高性能实验设备——HK26、HK36和SK53,覆盖从2kg/h小样实验至300kg/h小批量生产的全流程需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医药、食品及饲料等多个行业的物料改性研究。
现已为客户提供超百次工艺试验服务,显著提升客户物料加工效率与配方可靠性。
随着研发中心的成立,实验室将迎来新一轮的装备升级,构建更为完善的研发-验证-转化一体化平台。
同时,科亚将进一步开放实验室资源,诚挚邀请行业伙伴、客户及各界朋友亲临交流,共同探索工艺优化与新应用领域。
未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聚合物共混改性装备联合研发中心”致力于打破科研与市场间的壁垒,实现技术方案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为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2026第四届塑料配混技术论坛
The 4rd Plastics Compounding Technology Conference
——转型浪潮下的突围与重构
工艺与装备、改性技术、母粒加工技术
时间: 2026年7月 地点:苏州
赞助及参会联系
联系人:陈园军 手机:13918264183(同微信))邮箱:cyj@infocon.com.cncn实力配资平台
发布于:江西省嘉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